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中國政府同國際竹藤組織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推動各國減少塑料污染,應對氣候變化,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竹代塑”,一個“代”字,既傳遞出了發展理念的變革,又堅定了貫徹落實新理念的信心和決心。它必將引領一場新時代“綠色變革”。
刷新理念,勁吹綠色低碳風。竹子具有吸碳固碳功能,竹產業全生產周期具有低碳性特點。數據顯示,竹林的固碳能力遠超普通林木,是杉木1.46倍、熱帶雨林1.33倍。我國竹林每年可實現減碳1.97億噸、固碳1.05億噸,減碳固碳總量達3.02億噸。這使得竹子在推進“雙碳”工作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強吸引力,成為從源頭上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的塑料替代品。還有數據顯示,目前海洋中塑料垃圾已高達0.75億-1.99億噸,占海洋垃圾總重量85%。塑料垃圾對地球生態和人類健康造成的嚴重威脅,倒逼人類不得不刷新理念,破除陳舊傳統理念,樹立綠色生活新理念,以發展理念的綠色變革引領綠色踐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中國是竹子文明國度,中國人對竹子有著深厚情懷。
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現實生活中,近些年,人們可見一些竹纖維餐具、竹質刀叉勺、竹質吸管等五花八門的竹制日用品銷量迅速增長,但是,塑料制品仍占絕對優勢,以竹代塑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不高,人們對竹產品的認可度也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竹制品的成本高,這是制約其廣泛替代塑料制品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降低以竹代塑產品的成本,豐富功能,穩定性能,提高市場占有率,成為破解竹制品難推廣問題的“金鑰匙”。要讓眾多中小企業放棄成本更低廉、技術更成熟的塑料制品,而首選綠色、健康、環保、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竹制品,就亟需加強技術攻關,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集中智力、財力、精力攻克技術難關,真正讓竹制品成本降下來。
落實倡議,當好變革排頭兵。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期間舉行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上,“中國將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被列入32項成果清單里。將“以竹代塑”上升成為國際倡議,意味著“以竹代塑”已不再只是一場普通綠色革命,而是一場將給經濟發展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帶來深刻影響的綠色變革。雖然我國“以竹代塑”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我國是竹資源品種最豐富、竹產品生產歷史最悠久、竹文化底蘊最深厚的世界竹業大國的事實不容置疑,我國是國際竹藤組織東道國的事實不容置疑。大國當有大國的責任擔當,積極落實“以竹代塑”倡議,當好變革排頭兵,讓“以竹代塑”從中國做起,推動各國減少塑料污染,應對氣候變化。
(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www.feiyishop.cn/2022/1108/1184438.shtml
作者單位:北京市永定門接濟服務中心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